疫情防控环境下,如何做好心态调控非常重要。好的心态能够增强免疫力,良好社会心态也有助于疫情防控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调控疫情防控下的心理:
第一、理性对待自媒体和网络中的各种信息
疫情当前,在心理和行动上应该给予高度重视,但同时也要相信科学专家和医护人员,保持积极的心态,通过官方渠道准确了解疫情现状,学会科学防控,避免在网上冲浪因不确定带来的恐慌,影响正常生活。健康的情绪可以有效维护我们抵抗病毒的精神免疫力。
第二、保持生活规律,增强对生活掌控感,提升信心
突发的疫情对原本的安排和计划的破坏性,会让人感到沮丧,也会有失控感。有规律的生活可以有效帮助我们重建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。 在家里,有规律地安排时间,安排一些小目标,例如每天尝试一个新的技能、运动、练字等等。会有效恢复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和成就感的提升,增强信心并泛化到抗疫中。
第三、加强交流沟通,增强社会支撑体系
疫情增加了家人共同生活的时间,挫折也会让我们体会亲情的珍贵,同时共同生活是家庭关系的试金石。家庭教育的作用急剧提升,近距离接触也会更容易感到彼此的不足。所以困难面前更需要彼此关心、理解和支持,避免指责、强迫,学会接纳差异就会感受到无论何种境遇,家人的欣赏和关爱永远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坚强后盾。
第四,学会调节情绪、自我减压
面对突发的疫情,之前虽有些许经验,但仍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慌张和不知所措,有时会感到空虚、烦躁、愤怒、孤独等情绪,这些都是人在面对险情或危机事件时的正常反应。疫情环境下,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:
1. 书写:找一张纸把自己的各种感受和想法认真的写下来,你想说什么都可以写下来。而认真书写的过程就是自我梳理、表达和释放的良好途径。
2. 倾诉:自媒体时代的疫情下、无须出门,可以利用电话、QQ、微信、朋友圈、微博等渠道和知己、朋友或者长辈交流、沟通,得到对方的理解、支持和帮助。
3. 阅读:找些自己感兴趣的电子书或纸质的书认真阅读并坚持,可转移注意力,从而放松、缓解压力,增加知识乐趣、提升生活品位。
4. 自我放松:学会内省放松自己。例如:找个安静的时间或地方,慢慢闭上眼睛,从头到脚放松下来,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,调节呼吸慢慢变深变缓,可以在此过程中数呼吸的次数,以20次为一个阶段,每天坚持10-25分钟有助于身心健康。另外,如果需要也可以和和专业的心理老师线上沟通。
